为何程咬金会成为瓦岗寨的皇帝,而不是绿林总瓢把子单雄信?
明白瓦岗寨的皇帝有多少含金量,就知道程咬金为什么会当上这个皇帝了,他这个所谓的“大德天子”完全是小孩子过家家,闹着玩呢!其实,正史中根本就没有记载程咬金又是当皇帝又是当魔王一说,只不过是民间演义把程咬金吹捧的神乎其神。
瓦岗寨是翟让一手创立起来的,但是他是个不自信的人,也是个没有格局的人。程咬金众人上了瓦岗寨,并不是去抢翟让的地盘儿,而是聚义办大事,所以实际的权力还在翟让的手里。而程咬金当上所谓的瓦岗寨皇帝,完全是内部人的闹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名誉主席的虚职。因为程咬金为人豁达,不计小节,还特别热心仗义,整天过的没心没肺。所以对他来说名利根本不放在心上,更不会当一回事,所以即便是让他当了所谓的皇帝,大家都没有压力,图个红火热闹,实际上也没有人当真。
而单雄信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他是个有身份的人,十三省绿林总瓢把子的头衔并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他自然不会去争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如果这个皇帝让他当,性质就变了,完全是单雄信众人趁人之危,视翟让于无物了。到时候,等于是把自己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是必遭来天下的唾弃。
所以,当李密上了瓦岗寨,程咬金就主动让贤了,因为李密是个有才干的人,让他做真正的领导更符合现实的需要。当然,李密也是个有野心的人,自从随杨玄感造反失败后,他就东躲西藏,四处投奔,但是没有人想收留他,因为都怕引火烧身。所以,翟让收留李密也不是特别情愿,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就驾驭不了李密,最终李密杀死翟让的结果也应证了他最初的观点。
但是,李密好不容易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是不可能轻易松手的。值得庆幸的是在李密的带领下,瓦岗寨很快发展成为隋末最具规模和实力的起义军。可怜后来李密中了王世充的计策,又被宇文化及忽悠,轰轰烈烈的瓦岗军土崩瓦解。民间演义把李密描述的非常不堪,志大才疏、贪财好色,而这样的情节正好能与程咬金的形象很好的对接。所以,演义里的东西不必当真,做为饭后的消遣娱乐就可以了。
感谢朋友点选、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两种说法,一种是拜帅旗,谁磕头帅旗迎风飘起来是谁抽签决定前后,还有就是程咬金探地穴带出来玉玺和龙袍朝天冠。。。我只能告诉大家我们瓦岗寨景区地穴还一直保留着,就是当初程咬金取出龙袍那个地方,欢迎过来参观指导,头条联系我免费呀
在《隋唐演义》里,程咬金起初只不过是个街头小混混,而单雄信则是南七省北五路总瓢把子,手底下响马众多,按理说到瓦岗寨以后“混世魔王”应该由单雄信来做,然而事实却是一个小混混领导了一帮好汉!
小混混程咬金!
程咬金是隋唐时期第一福将,从小家庭贫穷,没读过书,所以大字不识一个。长大后,为生存就靠贩卖私盐为生,后来由于官府严打程咬金被抓进了大牢,杨广登基后大赦天下,程咬金就被放了出来,由于没事可做,就卖起了笆子。但是生意不好,又嘴馋就到尤俊达开的饭庄里吃起了霸王餐,既然是吃霸王餐,肯定是没钱给的,于是就开打吧,“不打不相识”,后来程咬金就结识了武南庄庄主尤俊达,从此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
程咬金一生最露脸的事,当然就是劫了靠山王杨林的皇杠,这些皇杠也就成了程咬金以后,能成为“混世魔王”的重要筹码!后来程咬金跟秦叔宝,单雄信,徐茂公等人在贾家楼结义之后,就反上了瓦岗寨!
“响马头”单雄信!
单雄信是南七省北五路的总瓢把子,坐地分脏二八下帐,也就是说在他地盘里的响马,抢十两银子就要分给他二两,本来单雄信在手下兄弟当中是相当有威望的,但是后来的两件事让他在手下兄弟面前失去了威望,
第一件就是金顶太行山上的雄阔海占山为王,这是本来是单雄信的地盘,单雄信去要求他入伙,结果被雄阔海打了回来。另外一件就是单雄信去陀螺寨要求伍天锡跟他“混”,结果也被伍天锡打了回来。这两件事以后,单雄信就在手下兄弟面前渐渐的失去了威望!
当他们一起反上瓦岗寨时,当时瓦岗寨的寨主是翟让,程咬金一马当先以三板斧击败了翟让,夺下了瓦岗寨,后来程咬金独自一人探地穴,并得到了五宝(一身皇帝的行头再加上五花棒),建立了“大魔国”被称为混世魔王!
瓦岗寨是程咬金打下来的,他又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探地穴),再加上他是瓦岗寨的最大股东(持皇杠入股),瓦岗寨的皇帝之位肯定非他莫属,而单雄信已经失去了手下兄弟的支持自然跟皇位无缘!(从岗山散将后,没人跟随单雄信就能看出他已经失去了人缘!)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历史上的瓦岗英雄,那是能人辈出,好多都大大有名。不过要说混得最好,活得最久当属徐茂公和程咬金,这两位不仅是凌云阁二十四功臣,还一路活到唐高宗年代,相比其他那些被杀的被杀,病死的病死,他两个才是妥妥的人生赢家。正因为如此,后世故事演绎都很喜欢拿瓦岗英雄做文章,将他们的经历大大丰富,所作所为也更富传奇色彩。
不过程咬金和徐茂公又不同,程咬金更像是纯粹的武将,当年在李密门下的时候,就以勇猛著称。而徐茂公更倾向于于军师的角色,跟着翟让的时候,就给翟让出了不少主意。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程咬金这样的角色要比徐茂公可爱的多,毕竟一个单纯粗鲁勇猛的武将更加接地气,所以程咬金在民间人气很高。纵观程咬金一生,每一步都踩位很准确,虽然晚年出了点事故被贬,但最终也是全身而退,子孙也得其余荫享世代荣华,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福将。
正因为如此,大家编排程咬金的时候,都喜欢把好处留给他。历史上程咬金活了七十多岁,而在演绎故事中他甚至成为百岁老国公,是不折不扣国宝级人物,足见人们对他的喜欢。
在关于瓦岗英雄的故事中,程咬金武力值不高,出身也一般,名气比起秦琼、单雄信也要小不少,但是架不住人家运气好,为了凸显程咬金是天选之人,特意给他安排了当皇帝的桥段。
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瓦岗军后来很多头脑人物混得都不如程咬金。历史上瓦岗军的头领本来是翟让和李密,他俩才是真正的大哥,当年翟让率先起义,李密投奔于他,不过李密能力强于翟让,就推选李密做了老大。不过后面他们的势力发展越来越强大,甚至一统天下也未必不可能。翟让本来就是大哥,看到现在势力如此强大,老大甚至有可能就是皇帝,自然有些不甘心了,就准备反了李密,结果李密先发制人,杀了翟让。
历史上的瓦岗军,李密、翟让才是有资格当皇帝的人,当时徐茂公、单雄信在瓦岗军身居要职,但是要说争夺老大,他俩还没有资格。至于程咬金,那就更不用说了,压跟就跟皇帝不搭边。
翟让被杀以后,李密地位比较稳固,但是没了翟让牵制,李密日益骄纵,和属下离心离德,再加上军事失利,后面单雄信、程咬金都投了王世充。而李密兵败失利后投了李唐,可惜他投降以后不安分,居然还想造反,失败被杀。
翟让、李密两个大哥级人物先后被杀,在演绎小说里面他俩也不太重要,根本就没什么人气,有时候甚至是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而单雄信呢,则是一个倒霉蛋。
历史上的单雄信和徐茂公关系甚好,都是瓦岗军的元老级人物,是李密手下的得力干将。李密失利以后,徐茂公直接投奔了李唐,而单雄信还有程咬金等人则是投降王世充。不过后面程咬金等人也纷纷投奔李唐,只有单雄信死追王世充,成为李唐的对头。后来王世充失败,李世民直接杀了单雄信,哪怕徐茂公求情也不行。实际上,如果一开始单雄信投奔李唐,那他可能也会位列凌云阁名臣,哪怕是跟着程咬金一起投奔李唐呢。可惜单雄信一条道走到黑,最后走进了死胡同。
正因为如此,单雄信在小说演绎里就成了一个悲剧英雄,而且给了他一个不投奔李唐的理由。原来李渊当年逃难的时候,曾经误杀了单雄信的哥哥,有次深仇大恨,所以不能投奔李唐。而单雄信在小说里的地位很高,是九省绿林总瓢把子,是不折不扣的江湖大哥。最后瓦岗军失败,单雄信、程咬金等人各为其主,昔日兄弟变仇人,可以说相当悲壮了。
而历史上的程咬金却要比单雄信有见识多了,程咬金虽然是个武将,但很会识人,他投降王世充的时候,就发现王世充这人才识浅薄,风度狭隘,没事就喜欢赌咒发誓下保证,跟那种老巫婆差不多,没有天子气象,所以他很快就和秦琼等人投奔了李唐。
而到了小说演义里面,程咬金被塑造成了一个大老粗,同时透露着一些特有的狡黠和智慧。他当皇帝的桥段也很有意思,当时瓦岗英雄主要是一帮大老粗,哪怕有单雄信、秦琼这样的领袖人物,他们要想克敌制胜,扩大地盘也是很难的。而在这一帮人物当中,最有谋略最有才华的其实是徐茂公,小说里的徐茂公就是个军师一般的人物,真要遇到什么事,单雄信、秦琼什么的最终都是听徐茂公的。所以说,那时候这群人物的核心就是徐茂公。
而徐茂公是个能掐会算的,他看出这些人其实顶多就是个帅才,将来皇帝是不可能从这些人中走出来的。不过一堆人聚义,还必须要有个打头的,就这样程咬金就被徐茂公盯上了。程咬金是个大老粗,但又不是那种真的傻笨的大老粗,反而是个滚刀肉,惯会插科打诨,这样的人当个老大其实不错,大家在他的领导下气氛好,义气也不会断了,那就选定程咬金了。可以说,程咬金这个皇帝是徐茂公一手推上去的,什么拜帅旗啊,混世魔王啊,可能都是徐茂公一手炮制的。
徐茂公心里很清楚,单雄信这种人冲锋陷阵可以,当老大不是好选择,容易刚愎自用,自己难以驾驭他。而自己呢,则适合做个辅佐型人才,更是当不了老大。程咬金这个老大皇帝,更多就是名义上的,实际权力还是徐茂公左右的。
当然了,至于为什么小说愿意这么演绎,还是因为真实的程咬金就是个福将,大家愿意把这种当皇帝的好事安排给他。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2025程咬金皮肤大全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