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做法是怎样看的?
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做法,除了佩服,就是羡慕!
选择怎样的活法?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有几人能如陶渊明,有勇气用行动去实践自己想要的生活?
佩服他的率性和洒脱!
据记载,陶渊明至少有两次炒政府、炒上司的“鱿鱼”。要知道,在东晋末年的动荡时代,能在当时的政府部门谋个铁饭碗,不容易!他倒好,留下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甩手就走,至少有一次还是在担任县令才不到三个月的任上。何等率性和洒脱!
要知道有多少人为进入政府部门,买官、捐官!有道是“一字入公门,九牛拉不回。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陶渊明对此却不屑一顾!真正的超然物外,叫人不佩服都不行。
羡慕他的家世背景和才华!
陶渊明乃东晋名臣陶侃之孙,应属于上流社会阶层。由此可推测,他的家里还是有些积蓄的。至少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或许这也是他敢甩手不干的底气所在吧?
羡慕!我等无产阶级,又有多少人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是归隐后,写下了许多著名的田园诗,流传千古,为后人津津乐道。被尊称为“田园诗派”的鼻祖。
羡慕!正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隐居田园,是一种生活方式,纯粹就是个人的偏好,一个选择。仅仅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而已。
只不过在这些人中,陶渊明的隐居田园诗写得最好,好像是其境界很高。其实未必如此,要说清这个问题,就必须把他的诗和隐居田园这个事分开来说,才说得清楚。
现在的许多人退休之后,远离城市的喧闹,去乡下偏僻、安静的地方弄块地,建几间房子,休闲一下,过着候鸟式的生活。
今年情况特殊,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取消了春节走访。但往年豹眼总是与一些曾经在西北、京城工作过,目前已经离、退休后回到老家定居的亲戚、朋友聚会。
他们也自诩为喜欢这种田园生活,不喜欢喧闹的都市。
看到了题主这个问题,就此说一下隐居田园的看法吧。
从现在自以为是隐居田园的那些人生活方式来看,他们既没有脱离现代的文明,比如购物、医疗、旅游等,都一样不少地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更没有排斥与社会的交往。
涉及到具体的一些人,豹眼就不多说了。他们的一切行为,仅仅就是居住在乡下。许多人在城市里还有房子,时不时会去居住一段时间。
这种田园式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不是隐居,都是人生最高的生活追求。
他们也在写一些老干部体的诗词、书法、绘画,许多人的作品还一纸难求,许多人也以能够得到一纸为荣。
至于隐居山野的高士,不是这个情况,不在此话题之内。
那么,陶渊明隐居田园,也不是隐居高士,那又是一个啥情况呢?
第一,陶渊明的老干部体,自然好很多,不是一般老干部可比。
第二,陶渊明没有离、退休金,生活没有保障,一日三餐比较窘迫。
陶渊明二十岁就出仕了,但政治是有规则的、有纪律的、有束缚的。他受不了那个约束,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就归隐田园。
这种归隐不是与世隔绝,依然与尘世往来。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来看望他,给他留下二万钱。陶渊明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
陶渊明就是因为不愿意受官场的约束,而不做官。喜欢喝酒却没有钱,搞得自己很窘迫。诗写得很好,可没有人愿意出钱买他的版权。
总而言之,时代不行哦。
如果活在当下,在今日头条写写诗,绝对是网红大咖,酒钱不是问题。
但他受得了受不了头条的约束,就难说了。
因此,在豹眼看来,隐居田园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恬淡,都是自己的选择。是一种境界,但也没法说境界高与低。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境界,但也是一种逃避。
正因为社会存在不足,才需要有人去改变。都在逃避,那么社会不就更加污浊了吗?
豹眼很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但依然认为这是消极的处世方式,不赞成大众效仿,仅仅是作为小众的生活情趣为好。
人生苦短,人生又无奈,我对陶渊明做出的选择表示理解。一个人,生于不同的家境,处于不同的时代,奋发向上,官场得意也罢,随波逐流,碌碌无为也好,只有他本人能深刻体会到人生的不易,人生的不如意。我们身为后代人,尽可以去评价他的是非功过,甚至是指责他的某些作为或不作为,这或许就是言论自由,亦或人言可畏吧!
陶渊明作为著名的田园诗人,给后代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这就是他的伟大。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别人该如何如何,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想想多年以后,我们又能给世人留下什么记忆,后人又该如何评价我们呢?
陶渊明的归隐田园非其本意,而是迫于时势所遏而不得不为的无奈之举!因为在传统文人的心目中,“学而优则仕”一向是其最高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而作为东晋时代的传统文人之一的陶渊明自然也不会例外!到令底是谁迫使陶渊明不得不离官场而去?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又是谁让传统文人心中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化成了一滩泡影?
不仅是东晋时代那污浊的官场!更是东晋王朝朝政的腐朽!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种颓废虚荣而又腐朽浮躁的社会风气之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因为长期的麻木不仁以至于令人浸淫其中而不自觉,久而久之自上而下的颓废便已经积重难返了!
那么尚且拥有着传统文人良知的陶渊明,在面对着如此庸暗的官场风气时,又岂能没有三观不合之感?而当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虽然正确但却不为主流社会所认同时,他除了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又能怎么办呢?难道可以让陶渊明以一己之力去力扭乾坤吗?这未免也太不现实了!
故而不是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也不是其认为的“觉今是而昨非”,而是东晋时代的腐朽不堪,迫使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转而采取了“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态度!
文章分享结束,英雄无敌3官图 归隐田园 菜鸟攻略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英雄无敌3官图 归隐田园 菜鸟攻略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