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游戏网

绝世好武功绝学全收集攻略(绝世好武功什么歌词)

今天给各位分享绝世好武功绝学全收集攻略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1. 我就想知道金庸老爷子,怎么想出这么多武林绝学的名字?

我就想知道金庸老爷子,怎么想出这么多武林绝学的名字?

大家从小都接触过不少武侠著作,即便是没有看过文字作品也看过不少影视作品,比如天龙八部以及笑傲江湖,这些比较经典的武侠剧不能勾起不少人的童年回忆。而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者就是人们熟知的金庸先生。而且大家也注意到在这些武侠剧当中出现了不少武林绝学同样也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这些武林绝学全部都是金庸先生命名的,但这些武功的由来,真的就是完全由他自己想象的吗?并不完全是,至少有一部分武功在历史上确实有一定的渊源。通过一些古代学者的读书笔记,或者是关于武术记载的文献,有一部分高深莫测的武林神功确实在古代曾经出现过。就比如少林寺的易筋经,根据记载,这是明代的一位叫做紫凝真人的道士所作的一本经卷,里面所讲解的都是一些练气健身的方法,并且详细记录了修炼的内容以及一些道家理念。

再比如说降龙十八掌,原本的名字并不是十八掌。在萧峰接任丐帮帮主之后,对以前降龙掌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其中他的义弟虚竹也做了一定的贡献,通过和擒龙功进行融合将原本的掌法整理为十八式,包括是亢龙有悔、见龙在田等招式。因此在这之后,这一武林绝学才正式命名为降龙十八掌,且这些招式的命名都和易经有关,在现实当中,包括历史上并不存在这种武功。这属于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当中杜撰出来的内容。但是能够对降龙十八掌当中的各种招式进行系统命名,这足以体现了金庸老先生的渊博国学知识。

对于少林一指禅,这门绝学的来历可有些说法了。关于它的出现,还有着一个故事。据说以前有一位禅师,当时佛学禅宗并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僧人的修行讲究的是以缘而顿悟,这特别看重和尚们的天赋。每次弟子们问禅师一些佛学问题,这位禅师并不做过多的言语,而单凭一根手指来指引他的弟子门人。禅师的行为引起了他身边一位小和尚的好奇。有一天小和尚被禅师留下来看守寺院,由于禅师不在,别人只能够询问小和尚。而这时小和尚也学着他的师傅一样用一根手指来和别人交流。

没想到此时别人也立刻顿悟,连忙对小和尚行跪拜之礼。小和尚暗中窃喜,并把这件事告诉了禅师。但是禅师却要求小和尚把之前的动作再做一遍,等到小和尚伸出手指的时候禅师立马用刀将他的手指斩了下来。这便有了一指禅的说法。而且在福建少林寺也有关于一指禅的练功秘诀,被福建南少林称为是寺中上乘武功。在抗战期间,由于寺庙被毁,一指禅的功夫开始向外流,曾经在上海等地也出现过。

其实对武学文化有一定研究的人都知道金庸老先生在武侠小说里面,对于武林绝学的描述和命名都不是完全凭想象来的。在武侠小说当中出现的这些武功,有很多都在武术史上曾经出现或者与之有一定渊源。就比如在心意六合八法拳当中,曾经提到的十二势,是根据自然界的禽兽行为来命名,古代也有关于五禽戏的记载,自然界当中的各种动物,在生活当中的习性能够使得他们的躯体非常灵活。

而人们便在这些动物身上得到启发,将它们的行为模仿,并且记载在健身或者武术的资料上。而且十二势当中关于龙虎鹤豹的动作描述非常详细,贯穿在整套拳法当中,也为武侠小说当中的打斗提供了生动的动作来源。根据这套拳法的拳谱,可以在一些武术文献当中找到他的影子。而其中的动作也和易经八卦当中的一些卦象有关。就比如小说当中手记载的华山派有两位一高一矮的老者,两人使用的都是单刀,而他们的刀法由来也是参照周易当中的两仪四象的说法。

通过对武术史的考证,可以得知这套拳谱是由当年的陈抟老祖所创立的,而最后传给了李东风。本来在拳谱当中还记载了剑法,但是李东风的弟子并没有习得剑法,而单单学习了拳法。不过在华山上面倒是有不少道士仍然在练剑,但是倚天屠龙记里面所记载的华山派并不擅长剑术,由此可见这和拳谱所描述的内容是一样的。不过在金庸小说当中也确实有一部分武功是凭空想出来的。

金庸老先生精通传统文化,因此将很多国学典故化为小说中的武功名称、门派名称或是人名。这样的名称难以穷尽,这里简单的举几个例子:

《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派,名称出自《庄子》第一篇《逍遥游》,派中人物名称与武功名称也多与《庄子》有关,很有意境。例如:无崖子取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李秋水取自《庄子·秋水》;丁春秋出自《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一句;北冥神功出自《逍遥游》第一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当然,逍遥派中也有与《庄子》无关的名称。如凌波微步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不过《庄子》一书推崇超凡脱俗的神仙人物,因此是一脉相承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则出自佛教传说,相传释迦牟尼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佛教的武学名称,自然多取自佛教,如般若掌之般若、摩诃指之摩诃,都是梵文音译的佛教术语,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摩诃是“大”的意思;拈花指取自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拈花微笑的典故;狮子吼也是佛教用语,指佛陀说法如狮子吼,能震慑群兽,高僧说法也可以称狮子吼。

《射雕英雄传》中五绝的设定也很有趣。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五方对应五行,因此五绝也与五行有关

东方属木,黄药师名字有两个草字头。黄药师住在桃花岛,也与木有关,而他的“落英缤纷掌”取自《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木对应的颜色为青,所以黄药师常着青衫。

南方属火,所以段智兴出家法名一灯。其绝学一阳指暗合了火的阳气。另外说一句,一阳指的名称来自古语“一阳来复”,指复卦第一爻为阳爻,象征冬至阳气渐长。

西方属金,欧阳锋的名字中带着金。金主杀伐,因此欧阳锋行事阴毒狠辣,杀人如麻。金对应的颜色为白,所以欧阳锋出场着白袍。火克金,所以一灯的一阳指是欧阳锋的克星。金克木,所以欧阳锋能在桃花岛上杀人,嫁祸黄药师。

北方属水,因此北丐姓洪,带着三点水。

中方属土,王重阳的重字带着土。而且五行以土为尊,象征帝王,因此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胜出。木克土,所以黄药师囚禁了王重阳的师弟周伯通很长时间,还从他手中骗到了《九阴真经》。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士常斋”,回复关键词“金庸”,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金庸小说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先生在书中创作除了许多的绝世武功。大部分人看武侠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幻想能练成书中的武学秘籍,纵横天下笑傲江湖。

至于金庸先生能塑造出如此之多脍炙人口的武林绝学的名字,灵冲霄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金庸先生熟读经史子集,有很深的国学底蕴

金庸先生笔下塑造的武林绝学大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国学内涵。如“降龙十八掌”中“亢龙有悔”、“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等招式名称出自《易经》的爻辞(以上三招均出自乾卦爻辞)。“凌波微步”则出自曹植的《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一句。绝世秘籍《九阴真经》中,各位读者耳熟能详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则出自《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少林七十二绝技中,以“般若”“金刚”“韦陀”等佛家术语命名的绝学也不在少数,可见先生在佛学上亦有不俗的造诣。

二、金庸先生见闻广博,书中许多武学现实中是存在的

比如绝世秘籍《易筋经》,真实的历史中是存在的。只不过此《易筋经》非先生书中描写的达摩祖师亲传的少林神功,而是明朝道士所创的道家导引之法。

太极拳、剑也是国术中的半壁江山,俗语有云“文有太极安天下”即使如此。此外萧峰血战聚贤庄时所用的太祖长拳,也是传统武术中大放异彩,源远流长的一枝传承,据传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

绝世好武功绝学全收集攻略(绝世好武功什么歌词)

三、金庸先生人生阅历丰富,情感细腻

古墓派“玉女素心剑”,两情相悦之际,一双佳人或「抚琴按萧」、或「扫雪烹茶」、或「松下对弈」、或「池边调鹤」。当真是说不出的风流旖旎。

而若非有丰富的人生阅历,金庸先生安能设计出“黯然销魂掌”中「六神不安」、「魂不守舍」、「徘徊空谷」、「力不从心」、「行尸走肉」、「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心惊肉跳」、「穷途末路」、「面无人色」、「呆若木鸡」这般消极索然的招式与意境?


我是灵冲霄,擅长武侠,相声点评!欢迎关注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绝世好武功绝学全收集攻略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