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以宜居开普勒22b吗?
难说。开普勒22b距离地球600光年,是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体积是地球的2.5倍,有水,空气,还有地球所独有的磁场,温度大约是21℃。
开普勒22b行星的公转周期为290天,比地球稍快。初步看起来适宜地球生物生长的大部分条件都具备了,就此是否就能断定开普勒22b行星有生命存在,我感觉为时尚早。关键是许多情况我们了解还很欠缺。
◇1.开普勒22b行星虽然有空气,但空气是否适宜生物生长还不是很清楚。严格说来,太阳系内的土星、木星上也有空气,甚至有“沙尘暴”,但那里的空气对生物有毒,甲烷、氢气的大气环境不足以产生生物。
◇2.开普勒22b行星的土壤成分是否类似地球,我们也不清楚。地球土壤以中性的钙、镁、硅、铝、铁的氧化物为主,或多或少都经受了风雨的洗礼,易于作物吸收,对生物氨基酸、蛋白质的破坏性相对要小得多,假如讲究土壤的成熟度,地球土壤应该是最高的。如果开普勒22b行星表面以重金属为主,也是不可能存在生物的。
◇3.阳光。开普勒22b行星接受的阳光强度如何,我们知之甚少。虽然行星表面温度平均21℃。但焉知热能不是来自行星体内,要知道生物成长的动力是“太阳能”。
所以,仅凭以上人类对开普勒22b行星的认知,并不能证明生物的存在。
(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关注。
开普勒22b的距离地球600光年。目前最快的航天器的速度不超过20公里每秒。即便按30公里每秒计算,人类到达那里也需要600万年。人类寿命可预见的未来不超过100岁,即便按每代人间隔100岁计算(100岁才抚育后代),也需要60000代人的不懈努力。
如果人类可以掌握亚光速飞行技术或人体休眠技术(休眠后寿命接近永生),那么也许宇航员也许可以活着到达开普勒22b。但我们还必须保证在高速航行时不会遇到任何风险,比如能幸运的躲开前行路线上的黑洞和突发致命辐射,否则宇航员仍然只能悲惨的死亡。
所以,即便开普勒22b是宜居星球,想要开展星际移民也是不现实的。
太空望远镜怎么探测到20万光年适合人类生存开普勒星球的?
问出这个问题类似最初科学家对视觉的理解,曾经科学家认为眼睛可以发射某种波,经物体反弹回眼睛,于是看到东西。天文望远镜看到的是已经传过来的电磁波,本身不需要发射信号。
就像我们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太阳,并不是眼睛的反应速度超越太阳,而是太阳在源源不断地向地球发射光线,光经物体漫反射之后进入人的眼睛,形成物体的倒影,再经过大脑视觉中枢处理产生视觉。是因为光一直都在,人睁开眼光自然而然地进入眼睛而已。观测遥远的天体也是一样,即便是距离20万光年,它曾经发出的光也不断地传播,可以被观测到就说明它的强度可以到达地球,又因为光源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有持续光线的情况下,望远镜对准某个区域就可以看到相应的天体,望远镜自身一般并不需要发射信号。
望远镜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光学望远镜,主要的观测频段是可见光范围,因此是可视的,可具体成像的,另一种常见的是射电望远镜,射电信号其实就是电磁波,射电望远镜可以设定某一观测频段,然后设置相应的馈源舱、反射面,将大量电磁波聚焦,和光学类似,电磁波经锅状的反射面反射后聚焦在中央的馈源舱,就可以将很微弱的信号放大若干倍,以便继续宁观测。除此之外还有X射线望远镜、放射性物质望远镜等类型,哈勃望远镜获得的色彩斑斓的图像其实就是光学加氢观测器加上X射线探测仪,最终合成的图像,并不是实际观测的结果。
也因为望远镜的远离,在地球上观测到20万光年外的天体,实际上已经是它20万年前的面貌,在20万年前的某个时间,天体事件导致大量能量释放,且持续一段时间,在地球上就可以接收到这股波,于是被观测到。可以发射电磁波的望远镜也有,不过观测的对象主要是距离较近的天体,前不久坍塌的前世界最大天眼——美国直径300多米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就有发射电磁波的作用,类似于雷达,它可以 发射一定强度的电磁波,其实有点类似激光,被天体反射回来之后就可以接收反射信号达到观测目的。
显然,这种望远镜无法观测远距离的天体,观测数万光年外的天体,信号来回就得十来万光年,且这种信号的强度可能已经超出了人类掌握的能源级别,很难进行观测,所以这口望远镜建设的目的还有待商榷,也许它就是作为一个地面的巨型雷达,可以侦测一些较小的地球大气层内部的物体。大多数望远镜不需要这样的功能,宇宙非常大,恒星、星系都非常多,因此会发生非常多的宇宙事件,爆发的能量级别都可以在地球上进行观测,人类并不需要观测所有的天体,只需要对感兴趣的事件进行观测就可以了。
不过现代人类的观测能力还是弱,还不能观测系外的单一恒星,越过银河系观测到的就是星系了。另外,开普勒星球距离地球根本没有20万光年,目前人类发现的类地行星都在1万光年之内,而且都是靠间接的观测方式,比如凌日法、引力摄动法等等,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只有1402光年,人类目前都还不能直接观测距离地球4光年的比邻星系中行星,只是能直接观测到恒星罢了。
各大综艺节目中出现的外星球为什么都叫开普勒?
美国人发现的第二颗地球。因为环境和地球相仿,所以多数猜测如果真的有外星人光顾地球。那么这颗离地球最近的开普勒星球最有可能孕育高智能生命。
当然这是猜测,但也是地球人第一次这么接近可能孕育生命的其他星球。不是火星那种假设,是实实在在的有可能。毕竟和地球环境相仿。但一切都要等人类能登上开普勒才能知道。
当然最近又报道,开普勒或许因为磁场太弱大气层会过薄。太阳辐射过于恐怖,人类没法在开普勒生活。
当然一切都是猜测。所以综艺最早是极限挑战开始说的。后来又有全员加速中火起来。现在综艺只要说外星人必然开普勒。
2000开普勒22b星球有生命吗?
如果不考虑别的,开普勒-22b上应该是有生命的,不过目前人类科技有限,暂时无法准确。
1、开普勒-22b在宜居带上
在目前,人类确定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但在太阳系中,处于宜居带上的星球不少,有些改造一下就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生活场所,比如已经确认有生命的星球。而放眼整个宇宙,宜居的星球那就更多了,不过限于现有科技,人类所发现的太阳系外的宜居星球少之又少,而开普勒22b就是人类发现的首颗位于系外宜居带上的行星。
2、开普勒-22b距离
宇宙中星球数量无数,光太阳就有约2000万亿亿颗(具体可看宇宙有多少个太阳),而在遥远的600光年之外,就有一颗与太阳大小类似的恒星,在它的宜居带上就有一颗行星围绕其运行,这颗行星就是开普勒22b。
3、开普勒-22b比地球温暖
据科学探测,开普勒-22b公转周期大约290天,比地球的365天要短一些,而且这颗行星比地球更加温暖,它的的平均温度比地球大约高了5℃。如此看来,这颗行星与地球真的很相似,如果能在上面发现液态水,那开普勒-22b上就非常可能诞生生命!
4、开普勒-22b大小
开普勒-22b比地球要大,体积大约为地球的14倍,它可能是岩石行星,与地球一样;可如果密度与地球相仿,那么它的质量也将达到地球的14倍,而这个比例恰恰是天王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我们都知道天王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它上面是无法存在生命的(具体可看天王星有生命吗),所以开普勒-22b上也可能不存在生命。
5、猜测,奇异生命存在
其实金星就在太阳系的宜居带上,而且与地球很相似,但我们都知道它是不可能出现生命的。可是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存在一种抗压能力强、拥有漂浮飞翔能力,并以闪电为食的奇异生物,它就能在气态行星上生存。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假设,开普勒-22b有生命吗?真相还得等人来科技迈一大步才能探索到!
关于星球重启开普勒港熔岩裂隙宝箱位置分享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